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书心得

《好的孤独》读书心得

时间:2024-08-24 01:10:10
《好的孤独》读书心得5篇

《好的孤独》读书心得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好的孤独》读书心得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好的孤独》读书心得5篇1

这几天一直利用零碎时间读陈果教授的《好的孤独》,我倾心于她的智慧,她的性格,她关于“孤独与寂寞”的解释更是一语道破天机,让人佩服。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就是她的自序部分,写的很美,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这些都是我在生活的起伏波动中一点一滴收获的心得,不一定正确,却发自内心。不为标新立异,只想借此与更多相似的灵魂分享。”是啊,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我很庆幸我和陈果老师有些相似的地方,因为我也喜欢孤独,我不怕它,我享受它。

这本书里有很多句子我都很喜欢,读陈果老师的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得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还是会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当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孤独的美好,我们才真正学会了品味自我;品味自我才能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他人,孤独令我们更懂得生活,也更珍惜人。”在孤独的情境中,我们才会产生更深的思考,这话没毛病。我就是经常在孤独中会偶尔思考一下人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冥冥之中我们的命运就被我们的性格翻转了!”性格真的很重要,就像我这种急躁性子真的要好好改改。

这本书好的句子太多,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这句“别人带不走的,最终时间都会带走”深深的哲理性,深深的意味,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好的孤独》读书心得5篇2

写给那些孤独的悲伤者,

讲述如何与孤独相处,

换一种方式看待孤独。

和自己内心对话

在和书里某些思考的点共鸣时,也促使我们从在我们心里之外的世界里回归自己思考,和自己对话,从书里获得一星半点的启发,也在书里星星般闪烁着理解和共鸣的光。

在读这本书的期间,自己也曾有郁郁不得解的时间,又一次觉得伸手找不到有人拉一把的无助,孤独。

静下来看这本《好的孤独》时,虽没有说绝对就一下子开朗起来了,但的确对自己的孤独感有了一些释怀,更珍惜了能够这样静下来和自己对话的时间。

在人生此一时彼一时陷入此一种彼一种烦恼中,自己也曾一度觉得孤独是件很痛苦的事,因为所有的苦乐只是自己自知。

习惯不去诉说自己的所谓难过的事,怕倾诉了别人不懂,怕倾诉了也只是涂添又一份难过,可一旦又一次被压垮,自己又觉得无人可助。

后来学会与那个孤独的自己相处,与自己对话之后,不是一味地悲伤于孤独,而是接纳与和解。

是那些我们自己独处,和自己对话的时候,让自己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审视,调整,让那些挫折后孤独的思考,成为在我们后面的路走得更踏实的一份力量。

后来也明白了真正那些我们亲近的人,更希望就算只是悲伤的又一份传递,他们也希望是我们能告诉他们,而不是缺席。

换一种思考,就像书里提到的“无用”的朋友,在我们被生活打击之后,在这些时刻沉淀下来的,那是真正值得起的珍贵。

童年真的那么无忧才让我们怀念么?

从童年到成熟,从前年幼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后来我们需要负责起的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了那个从前替人负重前行的人,但我们也更多地独立思考与个体发展,慢慢沉淀着“自净能力”。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花非花,也许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我们不了解的一方世界。

感恩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谢谢那些能一路和我们同行的人。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有更多东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那就继续前行,继续拥抱这个温暖世界。那些孤独之后,可能才更懂了拥抱这世界的可爱之处吧。

《好的孤独》读书心得5篇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由于性格有些“孤僻”,总不爱与人交流,初中毕业那年,有同学留言说:感觉你就像个“隐士”…“孤僻”是有些隔离感的词汇,于社会所不容,许多年来,在享受孤独的同时,还要面临别人的眼光和评论,以至于,我一直都为“孤僻”的性格所困扰。

可是,尽管这样,我还是喜欢独处。独处时使我心安,头脑活跃,思想通彻,连同阳光空气,似乎也比平时美丽香甜。

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我逐渐的.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评判问题的好坏,常常不是客观的。每个人是我理解的生活不一样,对于别人的评价,往往出自于个人的生活惯性。他们的评价,并非出于恶意,而往往是从自身出发的善意提醒:你这个人,为什么和我不一样,和许多人不一样?

于是,明白了,通达了,思维舒畅了许多。但长久的惯性,在群体狂欢时,总给我一点折磨,让我想离开人群独处。

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还是一个人的绿皮火车,慢悠悠的,被车带往远方,望着群山绿树、枯草农田,在阳光倾泻着的窗边,让思绪随风飘扬。

陈果老师的这本书,让我的孤独也获得了定论:孤独不是寂寞,不是孤单,是灵魂的万籁俱寂、思想的策马狂欢。正如陈老师所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类中的承上启下者,在孤独中,我们享受现在、联接过去、畅想未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织中,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前人交谈,同未来对话,进一步的,更加的了解现在,认识自己。

小时候非常喜欢一首小诗,时常默念背诵,就用这首诗,作为评论的结尾吧:

《我常常享受一种孤独》刘湛秋

我常常享受一种孤独

对着沉默的自然思索

无论是阳光下的花朵

或是朦胧月色中的星星

都给我自由的宽容

我常常享受一种孤独

无言的踱步或默对书桌

缸里的金鱼不问水仙花

断臂的维纳斯和我对视

没有谁干扰我想象的飞行

这时,我不感到凄苦和寂寞

我能听到清泉的流水

和圆舞曲滑过夏夜的草丛

我又想马上跑到大街

去拥抱热烈而多彩的人生

陈果老师,很高兴认识你…

《好的孤独》读书心得5篇4

谁说独善其身不是善?独善其身,绝非不善,更不是恶,其实它也是善,代表了一个人绝不妥协的道德原则,是他无可退让的良心底线。换言之,独善其身是一个善良的人在自己最黑暗,最沉重的阶段,依旧在保守和坚持的良知。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其中的穷,类似穷途末路的穷,指的是处境的窘迫,人生的失意,长久的不得志。穷则独善其身意味着一个人即使在自己生活最没落,最不如意,最艰难困苦的阶段,也至少要洁身自好,绝不因受害而害人,绝不随境与失落而人格低贱,绝不为生活所迫而危及良知,虽处境无比糟糕,自顾不暇的“我”已无力造福于人,但至少还能无愧于心,问心无愧,虽自问无能于获得兼济天下的助人之乐,但至少还有独善其身的无亏之安。

事实上,穷时的独善其身,意味着一个人无论境遇如何,始终保持自我人格的无害。不管是否受到他人卑鄙下作的毁伤,依旧坚持高洁的操守,不动害人之念,即使唯有同流合污才能换来生活之轻逸,却不为所动、置身境外,执意保全自我灵魂的清白。

这样的“独善”,固然不及“兼济”之广利,但究其实质,始终的无害,何尝不是一种长久的“兼济”?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举步维艰的逆境中能坚持做一个对他人无害,对社会无害,对国家无害,对民族无害,对人类无害的人,何尝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公益”?一个人能施以援手,救助他人,当然是美好的大爱。而一个人如果能长期在乌烟瘴气中立于超然之境,对心胸狭隘之人怀有包容之心,何尝不是一种“慈悲”?

心得感悟:以前我理解“穷则独善其身”,未免过于狭隘,只是认为是在经济拮据的时候要独善其身。而陈老师认为此处的穷是穷途末路的穷。是处境的窘迫,人生的失意和长久的不得志。

在这三种情况下,依然能够独善其身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在这些情况下,依然保持对他人的无害,这实在是难上加难。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 九。在处境不如意的时候,往往是人心最敏感的时候。如果感受到别人浓浓的恶意,依然保持对他人的无害。这确实是需要胸襟和修养的。

对于胸襟狭隘之人依然能够包容,这种慈悲需要不断修炼。

《好的孤独》读书心得5篇5

与朋友在一起,不期待得到任何东西,仅那份彼此无需设防的内心松弛、不刻意的流畅自如,已然使我们心满意足。当你们不见时,他住在你心里;当你们相见时,你整个人都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你们之间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绝对信任,那将是你们能找到的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只有常以孤独之自我意识反观自身的人才可能拥有真正弥足珍贵的朋友。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一个人的独处常常妙不可言。

决定你我能否成为朋友的,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时间。时间如明镜,鉴证朋友的心,朋友正是在时间的沉淀中浮出水面。朋友”本就是最不庸俗的东西,所以它的特征都超然于世俗之外。

所谓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能做自己想做的”,而是意味着“能拒绝自己不想做的”。

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不论是贫困还是富裕、得意还是失意、穷途还是达境,他都不会心怀恶意、都不会伤害他人,他的善良不以环境优劣而改变,不因他人态度而转折,他的“向善”“求善”、对“善”的忠诚持之以恒、矢志不渝。

知识渊博”与“人格高尚”根本上就不是一回事。

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麻烦虽然令我们时时不快,但我们终究知道原因、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即使一时解决不了,终究不足以构成我们彷徨无助的“困惑”。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成熟,看似越来越远离儿时的“单纯”,事实上却是越来越趋近淳厚而圆满的“天真”。

接受爱,享受爱,并传递爱,才是感恩的王道。这个过程欢乐而坦然,平和而忠诚。

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有更多东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当对什么都不再感到好奇的时候,就真的衰老了。

《《好的孤独》读书心得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