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 > 教学总结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4-11-17 09:38:21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

中学语文新教材体现了培养语文素质,提高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尽管选文、结构、编排存在些许瑕疵,但毕竟是扭转教学效率低下、走出困境的实质性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明显滞后,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单一、被动应付,势必难以走出投入产出比例失调、效率低下的困境。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新大纲,达到新课标,笔者有些不成熟的思考,现不揣冒昧,就教于方家。

一、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长期以来,垄断语文教坛的就是一种教学结构——串讲分析,讲背景、正音、析词义、分段落、归段意、明中心、理特点,几成定格。因此,要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要的是突破传统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即以教师为主导,准确地把握讲析课文的限度;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课文的重点和学生的能力点为突破口,对教材的内容作精当的取舍。

“以教师为主导”,就是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但教师的这种领导、支配地位只能通过“导”,而不是“扶”、“牵”或者其他方式来实现。“导”者,因势利导也,“因势”,就是说教师发挥其领导、支配作用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利导”,就是要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的认识和发展的情境中去。“教师为主导”不同于“教师为中心”,因为它是以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教师为主导”也不同于“教师为主讲”。教师应当把握好几个限度。首先是时间限度,一节课,教师讲课的时间应限定在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时间应引导学生自己钻研和探究;其次是内容限度,对必讲的知识,务求用最经济的方法提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对可讲可不讲的知识,可根据学生对主要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悟性,若有必要可适当涉及,若无必要便省略不讲,当然,对不必讲的知识就应果断删除,以免冲淡主要内容的讲解。分析课文时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东西都塞给学生,应当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以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比如《项链》的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安排问题,又比如《孔乙己》是否真死的问题。同时应当允许学生存疑,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比如对鲁迅先生小说《药》的主题的不同理解,历来见仁见智,教师无需确定统一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确认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多年来“我讲你听”、“我写你抄”、“我考你背”、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而要授之以“法”,把“我讲你练”、“我导你学”、“我问你思”、让其“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还学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就是以“培养方法,培养能力”为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只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在学生读课文之前,宁老师提出,认真阅读课文,然后以“一个——————的皇帝”的形式,在“皇帝”之前加修饰语,概括皇帝的性格特点。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皇帝的性格特点。第二件事,宁老师要求学生用一个概括课文的内容。在老师的耐心诱导下,经过一番研究讨论,学生终于用一个“骗”概括了故事内容。第三件事,宁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大人(特别是皇帝)都受骗,而小孩不受骗。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大量例子,通过讨论,得出“虚伪自私”是大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小孩没有私心,不但不受骗,还揭穿了骗子的骗局。最后学生都领会了本文深刻的思想意义: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都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得到了圆满解决,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就相应地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新教材现代文阅读单元打破依文体界定单元的传统,分别以理清层次、概括要点、筛选信息、分析评价与借鉴吸收为能力点划定单元,单元教学要点清晰,单元间能力培养梯度合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以课文为“例子”,落实单元及篇目要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优化教学内容。切不可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否则,只会冲淡重点,游离要点,以致阻断阅读教学的主线索。课文教学中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一两个核心加以展开,唯此,才能体现落实新教材的相关要求,才是真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需强调的是,对新旧教材都入选的经典性篇目,教师要按照新教材的要求,扬弃曾经备写的教案,即使是以往自己感到得意的“灵感点”或“神来之笔”,如不符合新要求,也要忍痛割爱,敢于取舍,善于创新,构建全新的教学网络。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杰作《荷塘月色》描写生动,语言优美,珠玉。教学中应将着力点放在品味语言上。在朗读中体会景语情语的典雅韵致;设计问题,阅读品味写景状物的生动蕴藉;也可摘取经典片断,设问比较,引导学生探究语言表达的精妙独到。文中有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可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丰富内涵:“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有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飞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意境丰厚优美。

二、改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各有法。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与时俱进,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导读法、析因法、妙要列举法和整体感知等,不胜枚举。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1、精心设计导入语

将学生注意力从课间迅即转移到课堂上来,是提高一节课效率的重要环节。导入语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学生极大的热情和自主精神,使教学充满活力而显出勃勃生机。下列几例,可以为证。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阅读那精彩的小说,谁能忘记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可是一篇小说,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是不是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当然不是。只有那些为作者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些为作者所浓墨重彩尽情渲染的主要事件,才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本单元的文章,大都是文学精品,写人叙事,详略繁简安排得当。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这些精品,看看他们在写人叙事时,是如何做到“繁简相宜,各尽其妙”的吧。

这是小说单元的“单元导语”,教师自己的所问所答以及对本单元课文“写人叙事,详略繁简安排得当”的高度 ……此处隐藏6613个字……买寸光阴。在感慨时间珍贵的同时,最重要的要扪心自问:“在这段时间里,你是否珍惜时间?你是否利用好时间?你都做了些什么?做得怎样了?效果如何?”如果我们能经常这样问问自己,以此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把握好时间,不让时间荒逝,不让我们的人生空白。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我认真地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严而有度,爱而不溺,建立一定的师严。

许多名师专家都说要与学生建立朋友般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也赞同这样的观点,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的,是我们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但工作在第一教育战线的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想要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很难,弄不好,班级纪律一团糟,有些同学还要骑到你脖子上。根据我个人的工作体会,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还要有关前提,那就是老师要有一定的师严,强调一点是一定的师严,而不是绝对的师严。师生关系,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朋友。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严而有度,爱而不溺。在教书育人中,既要关心爱护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教育学生时要有爱心与耐心,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多些耐心,多问问原因,问清楚了再下结论,再决定处理的方式。学生犯错误,即使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也不能姑息他,一定要严格要求,批评甚至一些必要的处罚是要有的。但是千万不要忘了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你不能批评或处罚后就没有下文了。批评或处罚后,你一定要找学生谈谈,耐心细致地帮他们分析,让他们打内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打心里接受你的批评或处罚,即要让他们心服口服。不然,学生年纪小,不能理解我们的一些做法,会产生一些逆反心理,这不管对于学生成长,还是我们的工作来说,都是非常不好的。

但因为年轻沉不住气,面对一些顽皮学生的挑衅行为时,我偶尔会处理不当,今后还要继续努力改进。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影响其一生。因此,从开学之初到期末,我都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这些习惯包括课前预先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习惯,细心观察习惯、自主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习惯等等。习惯的形成关键在于坚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不懈地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都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还有少部分后进生做得很不好,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地方。

第三,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突破阅读、习作重难点。

语文不管怎么变,百变不离其中,那就是语文基础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石。我曾听过一位语文前辈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语文教学不要盲目地跟随教育潮流,要结合实际情况,每节课都想方设法让学生会识字、会写字、会运用,那就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我觉得他说的很对,他一针见血地点出了语文教学的关键。如果每节课都能做到把握好语文基础,那么在更高一级的拓展这一环节上就驾轻就熟了。因此,在教每一篇新课文时,生字、新词、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句子改写与运用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课前我会先布置学生自己预先,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下手。接着,我会用一两节课的时间独立上这些内容(句子改写与运用放在课文理解中进行)。只有学生把握好这些基础内容了,我再进入课文学习。在课文学习中,再次强调、点拨。在作业中,再次运用复习。也就是说,每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形近字、多音字等基础知识至少重复几遍,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我感觉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在阅读与写作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门槛,一个不容易突破的死角。我一直在努力着,也许是方法不对吧,效果一直不明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也困扰着许许多多的语文老师,继续努力探讨吧。

第四.要让语文教学充满故事味。

我以前是教英语的,说起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趣味性,我可以说出许多个方法来。但要让我说说如何让语文教学有趣化,我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唯一能说得出来的就是尽量让语文充满故事味。

刚开始教五年级语文时,第一篇课文《师恩难忘》就深深吸引了我。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我眼前豁然一亮。文中的田老师之所以让作者难忘,即使过了四十年,仍然记得当时上课的情景,那是因为田老师每上一课总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无形当中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语文教学的康庄大道。于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总是多查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给孩子们讲讲故事。可以说说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背景,或者跟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比如,在教《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我会介绍一些有趣的大自然现象或大自然的奥秘给学生听听;在教《变色龙》时,我会补充介绍一些课本里没有的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有趣伎俩等等。我发现在我讲故事的时候,所有的学生的眼睛都是闪闪发光的,包括那些平时不听课的调皮学生。当他们要求我再讲一个故事时,我会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有一个地方拥有讲也讲不完的故事的地方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7

我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教师只有把教会学生学习当作教学任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完成培养自学能力的任务。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来一直从事的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进行总结。

一、教给学生读懂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

从体裁上看,课本中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数量较多。每一类文章我都先下功夫,花时间“扶”着学生学习一、两篇,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其它篇。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表现其思想品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描写来学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程,体会、总结学习方法。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大部分有总起句和总结句。教学中,我就帮助学生掌握抓总起句、总结句读懂课文的方法。对于课本中不同类型的教材(看图学文、读写例话、习作例文、基础训练等),我也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然后让他们运用这种方法去自学其它篇课文。

二、教给学生读懂文章的具体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仅仅教给他们读懂各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不够的。只有教给他们读懂文章的具体方法,才能达到“用不着教”的目的。从识字、解词、释句,到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中心思想;从理解文章题目,理解、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到自己能围绕课题、围绕课文的某一词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到体会其内涵,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之后,我一方面在语文课上启发引导他们运用,另一方面在课外活动中鼓励他们运用。每学期我都选择一部分小学生优秀习作,让每一个学生都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自学,然后汇报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收获,再组织全班学生讲评谁的学习方法最佳,谁的收获最大。这种比赛,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寓学法指导于语文教学之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